未来中小学教育面临四大挑战,新高考改革首当其冲

2018-03-22

进入21世纪,国家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。现在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,一方面是人民群众要求上好学校、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非常迫切,另一方面是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短缺,而且发展不均衡。


为了解决这个矛盾,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,进入到以提高质量、促进公平、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内涵发展的新阶段。


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,钟秉林认为,中小学校要主动应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四个挑战:一是高考改革的新挑战;二是网络教学的新挑战;三是STEAM教育的新挑战;四是教育国际化的新挑战。


一,应对高考改革的新挑战


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2014年正式启动,上海和浙江两个省份率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。


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标有三个:一是促进教育公平;二是科学选拔人才;三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。围绕这个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,包括在考试方式上探索分类考试、部分科目一年两考,在考试科目和内容方面,探索“3+3”模式,取消文理分科,在招生录取方式方面,探索综合评价、自主招生等。这些改革举措有很鲜明的价值取向,就是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,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。这就给中小学校,尤其是高中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

1.转变教育思想观念。确定以学生为本,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价值观;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,研究学生的差异性,尊重学生的选择权,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。


2.完善学生评价制度。从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等方面,基于事实和数据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,将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,而不是空泛的一般化的描述。


3.改革人才培养模式。应对高考改革挑战,要深化课程改革,积极探索参与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;要变革学习制度,实施选课制、分层教学、走班教学,构建高中学校教学的新常态。同时要针对过去的薄弱环节重视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,通过讲座、完善课程体系和社会合作开展职业体验活动,让学生学会选择职业。

4.高考改革对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。教师需要适应自主选课、分层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,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,尤其要重视提高教师发现学生兴趣特长和学科潜力的能力,以及指导学生选课和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。


5.探索管理体制创新,改革教师聘任与考核制度,创新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机制,加强信息化建设,优化课表编排,提高教室、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,同时合理规划增量。

二,网络教学的新挑战


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习总书记强调要办好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,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,大力提高国民素质。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》指出,要积极发展“互联网+教育”,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,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,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。这些都表明,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。


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像慕课、反转课堂、微课堂等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应运而生,这些学习方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,有利于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,有助于共享优质课程资源,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。


同时这种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诞生和发展,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,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育的融合,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。此外,互联网教学的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变革、优质教育资源国际拓展、多元文化的国际理解搭建了新的更宽阔的平台。


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学校教育的变革,教师角色要发生转型,老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,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新型学习伙伴的关系。


同时,基于互联网的教学,也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过程。从学生学习过程来说,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靠前个阶段是知识传输的阶段,就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,往往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来实现。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内化,就是学生要把接收到的知识消化吸收,真正掌握,将来可以学以致用,一般是通过课后学生复习、做习题,老师进行辅导答疑来实现。


而互联网教学颠覆了这个过程。在互联网教学背景下,知识传输这个环节从课堂上前移到上课前,学生在网上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来实现知识传输。在课堂上,老师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去探究、反思、讨论,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。所以无论是翻转课堂,还是学习过程的革命,内涵就在学习过程的颠覆。这些变化也给学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!

当然,以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,正在提高网络与教育融合的深度和广度,这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冲击和机遇,我们要保持敏锐的目光,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。但我个人认为,也不能炒作,不能夸大其词。虽然互联网教学可以把一门课程做到效果非常好,但是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,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。


分享